宝书网

宝书网>故都的秋 > 雨(第1页)

雨(第1页)

阅读指导

这篇散文写于1935年3月,1935年发生大水灾,郁达夫在文中批评水灾中的人祸的同时,将笔锋一转,为我们展现四季中雨给人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,自然对人而言,祸福是相对的,没有绝对的恶,也没有绝对的善,人们更应该以通达的心态面对自然。

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“苦雨”,恰正与东坡的“喜雨亭”名相反。其实,北方的雨,却都可喜,因其难得之故。像今年那么大的水灾,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;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,不事先预防,只晓得糊涂搪塞,虚糜国帑,一旦有事,就互相推诿,但救目前。人生万事,总得有个变换,方觉有趣;生之于死,喜之于悲,都是如此,推及天时,又何尝不然?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,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。

这一句话非常关键,将文章的思路做了转换,为下文写雨的另一面做了铺垫。

我生长江南,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;但春日暝蒙,花枝枯竭的时候,得几点微雨,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!“小楼一夜听春雨”,“杏花春雨江南”,“天街细雨润如酥”,从前的诗人,早就先我说过了。夏天的雨,可以杀暑,可以润禾,它的价值的大,更可以不必再说。而秋雨的霏微凄冷,又是别一种境地,昔人所谓“雨到深秋易作霖,萧萧难会此时心”的诗句,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。至于秋女士的“秋雨秋风愁煞人”的一声长叹,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,人自愁耳,何关雨事。三冬的寒雨,爱的人恐怕不多。但“江关雁声来渺渺,灯昏宫漏听沉沉”的妙处,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。记得曾宾谷曾以《诗品》中语名诗,叫作《赏雨茅屋斋诗集》。他的诗境如何,我不晓得,但“赏雨茅屋”这四个字,真是多么的有趣!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,正当“苍山寒气深,高林霜叶稀”的时节。

秋女士,指秋瑾,近代著名民主革命者。这句诗出自其著名诗歌《绝命词》。

曾燠,字宾谷,清中叶著名诗人,著有《赏雨茅屋斋诗集》。

美文解读

这篇文章,虽批评一般人把灾害归于自然的错误认识,但在行文中,笔锋一转,从另一个层面思考人该如何面对自然。自然力量本身没有善恶之别,善恶在于人看待自然的眼光,从而引出人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。作者从四季的雨写起,但不是写自己的感受,而是从古人诗句中,看到不同季节的雨给人的心灵带来的丰富审美体验,正是在这些诗句中,我们看到古人和自然相融洽的平和心态。自然从根本上而言,是人类平等甚至非常亲切的朋友,人更应该以通达的心态和自然进行情感的交流。

www.novelser.com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